全国免费咨询电话:400-800-6756
手机版|网站首页|加入收藏|网站地图
最新资讯
最新资讯

2015椎间孔镜技术前景分析

发布时间:2015-01-06浏览次数:3258次作者:天琪医疗

近年来,随着经皮内镜椎间盘切除术(PELD) 在国内迅猛开展,部分医生将这项技术误认为是一项新近发展起来的新技术。实际上 PELD 技术既是一项开展最早的脊柱微创外科内镜技术,也是一项正在焕发出青春的新技术。——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 周跃

2015年椎间孔镜技术前景分析

一、市场前景

     近年来,随着经皮内镜椎间盘切除术(PELD) 在国内迅猛开展,部分医生将这项技术误认为是一项新近发展起来的新技术。实际上 PELD 技术既是一项开展最早的脊柱微创外科内镜技术,也是一项正在焕发出青春的新技术。——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 周跃 

    PELD 技术是一项最早开展的脊柱微创外科内镜技术,它经历了脊柱微创外科内镜技术的发展历史。20 世纪 40 至 50 年代,自从 Valls 和 Craig 等应用后外侧入路行椎体组织活检,奠定了经后外侧入路的腰椎微创手术基础。这一微创技术经历了经皮髓核化学溶解术、经皮穿刺髓核切吸术、经皮激光椎间盘切除术,以及关节镜辅助下椎间盘摘除术。1997 年,Yeung 等研究出第三代脊柱内窥镜 YESS 系统 ( yeung endoscopy spine system,YESS ),标志着这一微创技术逐步走向成熟。

    椎间孔镜技术的临床应用,改变了传统的手术方式,安全性、治愈率大大提高,在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人要求的不仅仅是手术的治疗效果,更希望治疗中的疼痛越小越好,椎间孔镜的微创特性完全符合要求。

     目前可供选择的介入方法有胶原酶溶解、经皮切吸、激光汽化(PLDD)、等离子髓核成形、臭氧、射频消融等。但上述方法均属于间接减压,仅针对部分包容型突出病例,不能彻底清除病变髓核特别是压迫神经的组织,无法修复破损的纤维环,坏死组织需靠人体自然吸收,时间长、痛苦大、复发率高。

    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后路椎间盘镜将微创理念向前推进了一大步,广大骨科大夫逐渐认识到随着新技术、新材料的不断涌现,微创技术必然是外科的发展方向。然而后路椎间盘镜(MED)的手术入路和治疗过程与小切口开放手术相一致,都要实施椎板开窗、剥离肌肉和韧带、干扰椎管、牵拉神经(程度比开放手术轻);易造成术中出血,干扰视野并增大风险;不能适用于极外侧型突出和椎间盘源性疼痛的治疗;术后瘢痕组织容易造成椎管及神经的粘连。

    椎间孔镜技术将椎间盘突出症的微创治疗推向全新的高度,是目前最微创、最安全、最经济的技术;同时,该技术还在快速地发展中,目前已大量扩展应用于人工椎间盘和人工髓核置换、椎间孔镜下的融合并配合经皮技术进行内固定、脊柱结核微创治疗、以及颈椎椎间孔镜微创治疗等新领域,临床疗效和学术价值吸引着越来越多的骨科大夫专注于该技术的拓展。

   分析:2015年将是椎间孔镜手术快速发展的一年,椎间孔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也促进着椎间孔镜手术治疗系统的不断完善,两者相辅相成。